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重庆时时app下载一一 > 新闻动态 > [天风医药杨松团队]创新药投资策略: 全球做强, 国内做大
[天风医药杨松团队]创新药投资策略: 全球做强, 国内做大

发布日期:2025-03-06 15:30    点击次数:87


天风证券医药团队

杨松/曹文清/刘一伯

如您需要完整版报告,可联系天风证券医药团队或您对口销售

报告摘要

我们认为站在当前时点,中国创新药行业的产业趋势已较为明确并迅速加强。根据DealForma的数据,2024年大约31%的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,后续随着这些管线推进,获批上市,中国创新药有望共享全球1.6万亿美金(2023年数据)药品销售市场,中国创新药所占的份额、体量值得期待。

为什么是创新药?

从行业发展来看,我们认为现在是两个商业变现模式的叠加共振,高速增长的业绩叠加BIC潜力的产品输出。一个是创新品种在中国获批上市,带来收入以及利润;一个是创新能力加强,BIC潜力管线海外权益授出带来收入以及利润。

为什么是现在?

从节奏来看,我们认为两个逻辑都处在加强阶段。

1)产品上市销售的商业逻辑兑现在25年有望加速。创新药板块或处在商业模式跑通,迎接行业全面盈利的阶段。以A股创新药公司为例,整体合计收入增长从2023年开始加速(YOY+51%),2024-2026年收入增速有望维持在25~40%区间。更为重要的是,随着收入体量增大,经营杠杆显著提升,减亏大幅加速,2023-2025E的整体归母净利润减亏幅度是34%,42%,87%(wind一致预期)。

2)BIC潜力在研品种的海外权益授出的商业逻辑也处在迅速加强的阶段,已经形成了中国创新药公司分享全球市场的基础。根据DealForma的数据,2024年大约31%的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,后续随着这些管线推进,获批上市,中国创新药共享全球1.6万亿美金(2023年数据)的份额、体量值得期待。2024年,在美国大型制药公司预付款超过5000万美元的交易中,30%涉及中国公司或中国研发资产,而五年前这一比例几乎为零。中国具有相当大的成本与效率优势,中国早期临床试验成本仅为美国的1/3,且患者入组速度快,使得美国公司倾向于在中国完成概念验

证(POC)后,再将资产引入美国进行后期开发。根据Insight数据库,2024年中国药企全年交易总金额累计约635亿美金。这背后其实反应了在2021年《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》文件发布后,全行业经历了从粗放发展到聚焦全球BIC,FIC开发策略的转变,也促进了成果的集中释放。

我们建议沿多条主线关注

(1)全球大单品:百济神州,科伦博泰(H),康方生物(H),百利天恒

(2)全球产品BIC潜力:益方生物,泽璟制药,歌礼制药(H),科济药业(H),再鼎医药(H)、和黄医药(H),来凯医药(H)、和誉(H)、复宏汉霖(H)、基石药业(H)

(3)中国大单品:艾力斯,信达生物(H),云顶新耀(H),翰森制药(H)、奥赛康、恒瑞医药、贝达药业,华领医药(H)

(4)资产价值:和铂医药,和誉(H)

风险提示

研发进展不及预期、BD进展不及预期,政策支持不及预期

证券研究报告:《天风证券-医药生物-创新药板块投资策略:持续加深的全球研发参与度,中国创新药走向未来》

对外发布时间:2025年03月01日

报告发布机构: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

本报告分析师:

杨松SAC执业证书编号:S1110521020001

曹文清SAC执业证书编号:S1110523120003



Powered by 重庆时时app下载一一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